【核心提示】
中國新時代,全球新形勢。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從今年全國兩會、企業家座談會到5月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成為我國應對內外形勢推動經濟復蘇的戰略部署。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順德正開展新一輪改革,打造新時代廣東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也正因此,順德企業如何在“雙循環”的大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 為此,順德區經濟促進局聯合鳳凰網廣東,推出“探路雙循環 順德在行動”欄目 , 聚焦順德企業如何探路“雙循環” ,展現順德制造風采,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順德樣本。
順德,歷來是輸出經驗的地方。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劉守英說過:“順德是一個開放的地方,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地方,中國在順德是能夠找到很多經驗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也講過:“順德企業跟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企業家更年輕,更有知識,對世界的了解更深刻。”

小熊電器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年輕、萌新、深刻把握互聯網,疫情之下逆勢而上。8月31日,“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榜單發布,小熊名列其中。小熊電器是怎么做到的?日前,小熊電器總經理李一峰作客凰家訪談,揭秘企業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快速發展的密碼,并暢談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看法與布局。
走進位于順德勒流的小熊電器總部,在大堂可以看到,十多張洽談桌旁坐滿了人,熱鬧而有序。辦公區里,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聚精會神工作。李一峰的辦公室與設計研發部門的辦公區相鄰,辦公室內擺放著大量的書籍,一幅寫有“善思敏行”的字畫掛在墻上。

2006年,在業界打拼了10多年的李一峰創建自己的創意小家電品牌,并從兒子口中得到靈感命名為“小熊電器”,故事很暖心,名字中還帶著童真稚氣。小熊電器成立三年后,就已達成單一產品銷量突破行業預期,實現爆銷的成績。
做“創意小家電的種草人”,這是小熊的目標,已然成為現實。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小熊逆勢而上。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6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但烹飪類小廚電如空氣炸鍋、煎烤機等受“宅經濟”帶動銷量大漲。

8月27日晚間,小熊電器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17.17億元,同比增長44.5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98.93%。
對于這個階段性的成績,李一峰表示,疫情來得比較突然,沒有人知道會發生,小熊電器是在沒有預見的狀態下去應對,“現在的業績表現好,不僅是企業面對疫情怎么做的結果,更多的是企業在疫情前打下的基礎而得到的結果。”
首先,小熊電器一直比較注重產品的創新,產品線比較長,產品夠豐富,因此受到的正面驅動比較多。產品品類多樣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場抗風險能力,從而提高小熊電器的影響力、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受疫情影響,線下渠道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線上渠道勢頭較好。公司充分發揮了線上傳播的深厚經驗與優勢,與用戶實現日常化、常態化的溝通與互動。李一峰認為,現在直播帶貨是風口,新的社交電商會產生更大的市場需求,企業在這一塊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現在多個直播小團隊天天在做直播,每天直播時間達到12小時以上。”
“企業的發展壯大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電商的發展,但小熊電器也沒有單純地依賴電商的紅利去發展。”李一峰說,“我們一直把小熊定位為一個實體企業,自己也有去做工廠,這樣才能抓得到整個制造供應鏈。在過去那么多年,我們堅持做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事情。”

李一峰回憶,疫情爆發后,企業能做的就是快速反應,想辦法保產能,快速打通供應鏈。“疫情初期,企業就像打仗一樣,調動一切可以用的資源,加快復工復產,上半年的產品研發速度進一步加快,推出的新品更多,上半年就推出新品70多款。”
“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一定會遇到一些偶然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基礎能力的構建。” 李一峰表示,“只有做好基礎能力的構建,機會來了才能抓得住。”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謀劃、新布局。
此前,張燕生作客鳳凰訪談時就提出,下一步,中國將由國內消費和投資來支撐未來的發展,對于順德來講,重點在于如何做好滿足國內需求這篇大文章。
在李一峰看來,小家電行業的發展情況與國內的消費水平提升、以及人均收入提高呈現正相關關系。他把小家電產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初,開始有電風扇、電飯鍋等家電的出現,那些是剛需品;第二階段2000年之后,“80”后為主的消費群體興起,煮蛋器等小家電的銷量提升,這些產品屬于改善型的產品,這是消費升級的明顯表示;第三個階段是以“00”后為主的消費群體的興起,他們對小家電的需求是個性化和時尚化的。
相對應的,企業要在不同的時段對產品的開發方向做出調整,強化品類的挖掘。
“小家電是一個能夠推動消費的產品,它是一個工具,但又不僅是工具本身,還會引起其他的消費。”李一峰說。以養生壺為例,消費者花一點錢買了養生壺之后,每個月也會花錢去買花茶等產品,消費就拉動起來了。因此,小家電產品能帶動很多延展產品的消費,對內循環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小家電行業對中國內循環是很有價值的行業,小熊電器身處這個行業,也感受到使命和動能。”李一峰說,“深挖消費者的需求并轉化為產品,在促進消費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目前,小熊電器的產品主要是銷往國內市場。李一峰認為,國內各地的市場化進程有區別,企業要針對不同層級的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開發,從而覆蓋更多的市場。“內循環將會是企業增長的主要引擎,當前很多的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這是企業未來的空間。”他說。

在國際循環方面,小熊電器也有新的思考,開始關注東南亞市場,它們的需求跟國內相近。李一峰透露,目前國外的銷售規模不是很大,但增速還是很快,這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又一著力點。
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的支持;疫情之下,快速復工復產并做好防疫,也離不開地方的服務。小熊電器當初為什么選擇順德創業,又為何能夠在十多年里高速、高質量增長?
其實,在創立小熊電器之前,李一峰在家電行業已經浸潤了十幾年。其來順德的目的就是創業。他說,當時選擇順德是基于順德的產業基礎、有很好的營商環境,“以前出差來到順德就知道這里的經濟發展得很好,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
“從結果來看,當時的選擇是對的。”李一峰說。
李一峰認為,小熊電器能迅速成長起來,跟順德密切相關。首先,順德人的包容性很高,能夠接納新順德人在這里工作、創業。此外,順德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政府的服務和效率在全國走在前面,這里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環境。
“順德政府的服務意識很強,沒有太多‘管’的概念,更多的是‘服務’。”這是李一峰在日常與政府接觸中的感受。疫情期間,順德政府部門領導到企業走訪指導防疫,并主動為企業溝通解決復工復產的問題。“我們是第一批的復工企業,這就能看出順德政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意識。”
來到順德十幾年,李一峰感覺到順德的變化很大,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順德的產業基礎很好,但順德的工業區形象還有提升的空間。政府也意識到這一塊,并大力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這個方向是對的,實際上我們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對于順德未來的發展,李一峰建言順德要打好人才的“爭奪戰”,一方面要強化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人才越聚集的地方,經濟發展就越好;另一方面順德是以制造業為主的一個地區,因此也要加強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的引進和培養,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李一峰表示,小熊電器能夠在順德起步、發展壯大,也反映出順德是一塊適合創業的熱土,“小熊電器能這樣快速成長,其他的企業一樣也可以!”
給鳳凰訪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熊電器對市場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企業負責人在把舵定向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采訪時,李一峰多次強調,現在更多是關注疫情過后,小熊電器如何借現在比較好的勢頭,構建企業長期盈利的能力。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消費者在家的時間會比以前長,大家對小家電的需求就會變大,原先不太普及的一些產品也會逐漸普及。”李一峰說,“到現在的時間點,疫情對小家電行業的正向驅動力正在減弱,不久就會回歸到一個正常的供求狀態。”
在李一峰看來,小家電是競爭極其充分的行業,必須不停奔跑,不努力就會被淘汰。
企業越大,壓力會更大,面對的競爭就會更多。李一峰介紹,特別是企業上市之后,大家都會把你放到臺面上去研究。現在產品創新的差距越來越少,電商大家都會玩,接下來靠什么去支撐企業長期的發展,這是企業要去思考的問題。
“企業的競爭不能依靠單點的競爭優勢,小家電的技術門檻不高,因此單一的競爭優勢難以長期支撐企業發展。”李一峰說,“在產品力、制造力、渠道力、品牌力等系統能力的構建上,每個方面都要具備,不能有一個短板,在此基礎上突出自己的優勢,才能夠在這個行業里面更好地發展。”
李一峰認為,目前小熊電器在品牌力這一塊具有競爭優勢,別人無法一下子超越。而在電商運營這一方面,小熊電器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這種差距會不斷縮小。在5G技術的推廣應用下,電商直播正變成常態的營銷工具,小熊電器也對此進行布局。

“我們是比較理性地看待這個事情,嚴格來說,不是希望依靠直播帶貨能為帶來多少收入的增長,更多的是對直播人才的培養。” 李一峰說,“請網紅帶貨能帶來流量,但不能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讓企業的員工每天去直播,內部培養出直播人才,這才是對企業未來參與競爭有用的事情。”
談及人才,李一峰表示,企業發展靠人才是大家的共識。一方面,小熊多年來堅持對應屆畢業生的招募和培養,現在已明顯感覺到他們的價值,企業內很多重要的崗位都由當時的校招生去擔任。另一方面,小熊電器走進資本市場后,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能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
事實上,當小熊電器靠著單款爆品逐步成長為創意小家電行業的領導品牌后,微創新能力便成為品類擴張、持續增長的動力。據了解,小熊電器目前有400款以上型號產品對外銷售,產品適用對象涵蓋嬰幼兒、青年、中老年人群及其生活與工作的不同場景。
近一年半的時間里,順德區政協委員葉中平三次參觀小熊電器的樣板間,發現產品的迭代速度很快,“現在都講大數據應用,通過互聯網打撈數據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數據分析,最后變成產品,這恰是小熊電器的強項。”
此外,他認為,小熊電器深挖市場需求并不斷迭代更新產品的做法,對順德眾多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參考價值,它們應該在更加細分的領域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形成自身的競爭力。
出品:順德區經促局、鳳凰網廣東
策劃:韓治幫、郭國防、余娜、曾群善、劉勁、覃征鵬
訪談:覃征鵬
撰文:岑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