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行業經過了高速增長期,逐漸進入冷靜期。一面是存量時代日益紅海化的競爭,一面是小家電企業尋求突破找新的增長點。而空氣炸鍋因其健康、實用、易操作等性能特點備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實現爆發式增長。許多人不禁疑問:站上“風口”的空氣炸鍋高光時刻能維持多久?目前的市場格局又如何?
在中國家電研究院最近舉辦的“2022年中國家用電器創新成果發布盛典暨2021-2022年度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品牌評價結果發布會”上,評選出空氣炸鍋行業五強品牌,其中既有市占率前三的“美九蘇”,也有年輕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讓我們看到小熊電器的品牌影響力日益凸顯。我們也許能從小熊電器空氣炸鍋的產品創新迭代中看看其品牌突圍之道。

空氣炸鍋“一夜爆紅”還是“曇花一現”
小熊電器堅持做精品戰略的“長跑選手”
懶人經濟飛速崛起的今天,空氣炸鍋憑借著解放雙手和健康烹飪的特性邁入高增長賽道。據艾媒咨詢數據,國內小家電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62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557億元。盡管近兩年小家電增速減緩,但空氣炸鍋等創意品類逆勢增長。
在空氣炸鍋持續升溫的浪潮下,不斷有品牌涌入賽道,既有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傳統小家電企業,也有小熊電器等新銳小家電企業。在空氣炸鍋多元化競爭的格局中,憑借資金、供應鏈優勢的 “美蘇九”占有一定優勢,但小熊電器等新銳品牌在用戶洞察、產品創新與新媒體渠道等方面的優勢也成為其品牌突圍的加分項。
細數小熊電器的發展我們發現,從2006年建立初始至今,小熊電器不做小家電賽道上盲目沖鋒的短跑選手,而是堅持創新研發,穩扎穩打夯實生產制造根基,從而成為賽道上堅持長期主義、持續領跑行業的長跑選手。一直以來,小熊電器以前瞻的眼光審視市場格局的變化,從消費升級中尋找新機遇,通過深挖當下用戶需求、洞察行業趨勢及市場環境持續探索品牌的創新突圍之道。
一方面,品牌突圍的底層邏輯永遠是產品和技術,小熊電器在技術研發層面穩扎穩打,持續夯實產品力。據悉,小熊電器搭建了3級研發體系、擁有10個研發團隊,近300名研發人員,涵蓋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創意設計、用戶研究、產品體驗、工程技術等多方面人才,2018-2021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近40%。
另一方面,在智能制造及品質把控上持續增加投入,鍛造生產精品化。小熊電器擁有 5 大智能生產基地、70 余條生產線及兩條國內頂級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線,同時,積極推動設計精品化,鏈接全球設計資源,持續打造出豐富且生存周期長的產品矩陣,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正是通過這一套組合拳,讓小熊電器內外兼修地持續探索出增長之道,不僅2022年三季度實現高增長的亮眼成績,也在年末的評選中入圍空氣炸鍋行業五強品牌。
空氣炸鍋“精分”:熱銷榜VS吃灰榜?
看小熊空氣炸鍋如何持續打動年輕人
在新精致主義的風潮之下,小家電企業唯有將品類做到極致,打造戳中消費者痛點的產品才能穩穩拿捏住年輕群體。以空氣炸鍋為例,盡管它成為年輕人精致生活的標配,但口碑呈兩極化的趨勢:一邊是雙十一剁手黨買買買,將空氣炸鍋買上了熱銷榜;另一方面,關于空氣炸鍋占據閑置家電榜首,放在家里吃灰等等吐槽不斷。
基于以上用戶觀察,如何找到用戶長期、迫切的“真需求”?小熊電器圍繞用戶需求出發,挖掘新痛點、新場景中涌現出來的新需求,再用技術創新結合用戶需求去倒推產品研發,用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回應用戶需求,與年輕人產生更深的鏈接,小熊電器空氣炸鍋就是很好的案例。

從創新可視化設計引領空氣炸鍋技術趨勢,到升級免翻面、可攪拌、向上拉開、智能全息屏幕等功能的產品,小熊電器圍繞使用痛點、功能體驗深挖需求內核,持續升級迭代,不僅滿足消費者對于空氣炸鍋產品功能進階的需求,同時也契合年輕人對精致生活的根本追求,牢牢抓住了這屆消費者的心。
不止于產品,更是提升品牌影響力
小熊電器開啟創意品牌營銷新玩法
除了一直在產品創新上積蓄力量,小熊電器也緊跟年輕人腳步,深知年輕人是當前潮流玩法的主要體驗者與引領者,所以要想實現品牌突圍,需要用年輕人喜歡的語言或者設計來貼近他們,與年輕人同頻共振。
小熊電器以受眾廣泛的雙微一抖、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為突破口,用頗具感染力、創新力的內容營銷方式,讓單向的品牌曝光輸出,轉變成品牌與用戶的雙向溝通互動,引發網友的自發種草和交互,幫助品牌成功打入年輕人內部,建立起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
此外,小熊電器不斷探索傳播新路徑,抓住了“創意”這張萬能牌,將產品與創意融合,共生出好靈感,為用戶提供小家電產品沉浸式的體驗場景,讓用戶“可觀、可感”。以《大地食裝秀》為例,小熊電器以田野花圃、江河湖邊、山川大地為“秀場”,擴大產品使用場景,讓消費者在美食、美景、產品三者交融中感知品牌“有想法玩出花兒”的理念和“精致時尚”的生活方式,深度鏈接不同年輕群體,搶占品牌用戶心智,提升品牌影響力。
品牌的建設就像考試一樣,功夫在平時,空氣炸鍋只是小熊電器從產品品類拓展到構建品牌認知的一個縮影,如今小熊電器左手掌握精準的用戶洞察優勢,右手利用創新實力精耕細作優化產品,憑借品質優勢、品類定位和營銷創新等,不斷加固自身護城河,也打開企業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